[ metamuse ]

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

ROI評估模式


我曾經觀察到某家上市公司對某個 e 化專案的評估規劃過程。這家公司的經營規模成長的很快,也體認到必須在公司體質及經營格局上有所提升,才能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。在經營策略、組織結構、業務流程及人員生產力等各方面,各部門提出許多因應的改善措施,以提升經營績效及獲利水準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劃,IT部門整合許多業務單位的意見需求,提出一個資訊方案計劃,以作為改造企業體質的行動方案。惟計畫書為IT部門所提出,內容也因此偏向「技術面」細節——功能、架構、建置計劃等;對於效益方面的評估,僅以「整合資訊系統,提高作業效益」、「改善現有作業,提升公司競爭力」等含糊籠統的字眼帶過,缺乏較為具體的描述。這樣的結果因此受到高階主管的質疑,並認為需要再作進一步的效益評估。

「效益」或「價值」在哪裡?

要規劃IT方案的架構與成本並非難事,但是——「效益」或「價值」在哪裡?卻是令人頭痛的問題。甚至,曾有一位IT經理跟我提到:IT的價值是無價的、無法計算的——IT is priceless。
事實上,IT經理人非常需要一套「有系統」、「可被認同」的方法來評估IT方案——特別是在效益或價值的評估方面。目前業界較為知名的評估方法,除了各大顧問公司Assessment/Selection方法論或微軟REJ之外,其他如Gartner TCO Analyst/TCO Manager 或 Meta PCM等工具,大多偏重在成本面的計算:Migration & Operation,缺乏與商業面效益整合的運作模式。

經營製造業的人都知道,碼表計時/動作分析對於製造業營運效率的卓越貢獻,而同一套理念也同樣被應用在商業流程的效率提升上。也就是說,公司若要將IT與商業面的效益價值整合在一起,提升營運體系的經營績效,就必須先在流程簡化及合理化方面下工夫——逐項檢討相關作業流程,並分析其中的各項活動。不過,這樣的運作模式通常會牽涉到策略面基本方針、商業流程及業務經營規劃等議題,需同時具備企業管理與IT等方面的知識,而且與各部門功能劃分與職權有關,並非IT部門可以單獨主導,比較適合公司進行重大投資時的評估/規劃上面。

運用ROI (Return on Investment) 觀念來作IT 投資規劃其實並不是什麼新觀念,也不是真的那麼複雜。以下我想介紹一個最簡單的「ROI 評估模式」,以幫助讀者了解這些方法的核心理念,並可以實際應用在公司的IT方案規劃上。「評估」與「規劃」其實是要放在一起去思考,因為「規劃」的結果要作「評估」,而「評估」的結果也必須回饋到「規劃」去作修正。所以談「評估」要先從「規劃」開始談起。

規劃解決問題方案

方案是為解決「問題」而產生,問題是,「問題」在哪哩?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見解,特別是經營管理決策的高階主管。釐清公司對於「問題」的認知與重視程度,絕對是規劃 IT 解決方案的第一要務。大家都認為是重大議題的「問題」,才會有立即想要解決的動機,也才能因此而「成案」——成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計畫。

另一方面,許多IT解決方案的「影響」幅度很大,常常牽涉到跨單位、跨部室的流程及作業方式,不是IT部門就可以決定。因此,在「影響」真正發生之前,溝通協調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,也是方案可以順利解決「問題」的關鍵成功要素。

預估方案產生現金流量

大多數的IT經理對於「成本」應該如何追蹤及衡量都非常清楚。不過,衡量IT的「投資效益」就很難處理了。傳統上,IT「投資效益」的衡量方式都是以預估能夠減少的人員勞動力成本為計算基礎。但是,當網路數位科技促成了知識經濟的形成,IT的任務角色也由Cost-down轉變為Val-ue-added,光是計算Cost-down這樣的做法既不周全、也不公平——如果商品交易是經由電子商務系統所處理,為什麼這樣的效益卻沒有反應在IT的效益價值上呢?其實,這樣的價值觀點是由「預期貨幣價值 (EMV, Expected Monetary Value)」觀念衍生而來,這並不是會計報表上的現金流量(Cost/Benefit)創造力,而是對於企業經營所能夠產生的價值,換算成現金流量的一種虛擬表達方式。例如:業務人員目前平均要花30%的時間來研究商品及銷售資訊,若我們能以IT方案將時間減少為20%的時間,相對而言,人員效率便可以提升10%。但就現金流量的觀點而言,這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呢?

我們假定公司有30位業務人員,每個人的年薪加佣金平均為70萬元。因此,將效率提升 10%對於公司的「效益」將為每年增加210萬元(=30x700,000x10%)。假設此IT方案的初始建置費用為200萬元,未來每年的維護費用為30萬元。

更進一步,我們可以探討此IT方案對於客戶滿意度、忠誠度及營業收入的貢獻。除了知識生產力提高的效益之外,由於回應客戶時間縮短、資訊品質提升,甚至提供客戶DIY查詢功能等,這些效益也都是可以作估算的。不過,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,「公式」(Criteria) 的部分,最好能夠事先與高階主管溝通清楚,並取得他們的認同與支持,甚至共同參與意見,切忌閉門造車。

現金流量轉為財務分析指標

通常,大多數公司都使用淨現值(NPV)與內部投資報酬率(IRR) 來評估一項投資案。其他現金流量的分析指標還包括:回收期間(Payback Period)、獲利指數(PI, Profitability Index)、選擇權價值 (ROV, Real Option Value) 及每股盈餘(EPS, Earning Per Share)等。與前面同樣的觀念,這些都應夠就與高階主管作好溝通,以確認適合的分析指標。

假定公司使用15%的折現率(Discount Rate) 來衡量現金的時間價值及機會成本,我們根據前面的三年現金流量表可以計算出NPV=805,457元,IRR=50%(可使用Excel財務函數來計算 )。通常,對單一計畫而言,NPV的決策準則為大於0,IRR的決策準則為大於折現率即表示具有投資價值。

辨識及調整風險方案 並作回饋調整計畫方案

現在已經有了所有的數字,這樣就可以作 Go/no-go 決策了嗎? 須注意的是上例並未考慮潛在的風險因素——它可使Cost up, Benefit down,甚至導致專案失敗。

考慮風險最重要的理由是:我們不可能在一開始就掌握所有的情況,特別是在資訊科技的應用上,由於技術更新的速度太快,一直都是屬於「高風險類型」的投資。不過,就像股票投資一樣,高風險也表示高投資回收。在 e 時代,e 化與競爭優勢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,除了可以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及地位之外,還能夠提升組織的能力,建構長期策略的價值基礎。

辨識及調整風險的意義,除了據以調整那些「過於樂觀」的數字之外,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風險的控制與管理。判斷各種風險類型及其影響程度,並擬定各類風險因應計畫及措施,以避免或減低風險所造成的衝擊。

藝術大師畢卡索如是說:所謂模型,其實就是一個謊言;但它卻可以幫助我們認清事物的真相 (A model is a lie that helps you to see truth——Picasso)。ROI 評估模式其實就是這樣一個模型。過去,IT最為人詬病之處莫過於:難以將IT投資效益作具體化或量化的說明。IT部門安逸於「成本中心」的傳統角色,並沒有好好為他們能夠貢獻給組織的價值作好辯護,也沒有好好設想所謂「IT商業價值」這檔子事。Internet 拓荒時代已經進入一個新紀元,為了彰顯 e時代以IT為核心的企業價值,IT必須要向大家說明它存在的意義、所解決的問題以及所預見的未來。

ROI評估模式的真正意義是要將企業經營與IT 融合在一起,以展現IT的商業價值,而「溝通」是為關鍵成功要素。許多企業主管對於IT 觀感,除了IT人員拚命製造一些像「火星話」一樣的專業術語之外,就是覺得 IT 部門是預算消耗的無底洞——拚命的花錢。問題在於,傳統IT人員較為缺乏經營管理方面的認知與了解,因此,若能學習到如何從商業面去發現IT的機會,便能創新IT 商業價值。而 IT 主管也必須學習如何去衡量及溝通IT的價值:e 化是否真的值得我們投入這麼多錢? 為什麼?其價值何在?從投資效益的觀點來衡量,用量化的方式來呈現 IT 的商業價值—— 讓數字說話。

沒有留言: